【改變的德國】
根據德國聯邦難民與移民局(BAMF)的統計,超過80%的難移民在上了德國(用德國稅金)提供的語言文化課程後沒有達到B1的水準,這個B1程度的語言標準是在德國拿到至少臨時工(沒要求文憑技術)工作或有再接受3年學徒技藝養成的職業培訓的最低資格要求。
儘管德國聯邦難民與移民局對難移民提供大力的特別支持,但是學習德語對許多文盲難移民依然是融入德國社會的主要障礙。
光是在2017年的上半年,應已有約4.3萬文盲難移民參加了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提供針對難移民的文盲特別融合課程,“Bild am Sonntag”**的報導。
儘管有對其特別安排額外的小班學習小組和1300小時的特別課程,但是五分之四的難民的德文仍講得亂七八糟,這個糟糕程度完全無望獲得臨時工作或是學徒機會。
來自厄立特里亞和伊拉克的難移民尤其表現特別差。
德國工作局與就業中心非常擔心在難民中有愈來愈多的文盲。
#左膠還在堅持是專業人才
#文盲當專業德國特有
#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
#多彩烏托邦
goo.gl/bLMRdr
**梅克爾的丈夫紹爾據報是Friede Springer Stiftung (媒體包括Bild Zeitung) 的有薪監事
Merkels Gatte kassiert jährlich 10.000 Euro von Friede Springer Stiftung
goo.gl/DR1rb5